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其中近半数未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国 ,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27%,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在17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高血压日线上科普活动上,多位国内心血管领域专家从高血压诊疗规范、防治要点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解 。
科普活动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范一帆教授介绍了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及预防。范一帆表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逐渐升高,所以没有明显感觉,但高血压却时刻损害着患者的血管 、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如果不及时治疗 ,高血压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 、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健康问题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按时服药、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以及保持心态平和,做到自我管理和坚持预防。尤其是需要做到遵医嘱服药,按时、按剂量服药 ,并长期坚持,避免频繁换药或停药。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麦炜颐教授介绍,血压与心率息息相关 ,心率升高导致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同时,快心率也是卒中 、心血管死亡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麦炜颐表示,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率管理 ,口服地尔硫䓬兼具降血压和降心率的双重作用。“起效太快降压太猛易引发反射性心动过速、心悸和头痛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害,所以除了急救 ,日常服用还是应当以温和降压的药物为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钟眀教授介绍,舒张压升高是脑卒中、心梗及其他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舒张压增高新发房颤风险可能会随之升高 。因此,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压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在药物治疗方面 ,降压目的应以降低舒张压及预防收缩压升高为主。“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主观上不重视,患者服药依从性差 、易漏服,可优先考虑使用每日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h的长效降压药物以减少血压波动 。”
“血压居高不下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更应警惕原醛症带来的危害 ,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筛查意识 ,及早就医检查治疗以早期摆脱高血压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颖教授指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作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成因,也是血管内皮损伤、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原醛症其实并不罕见 ,但目前认知度不高,故而早期诊断极为关键 。
河北省人民医院刘美霞教授介绍,高血压患者一般会伴发多个常见合并症 ,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并会影响心血管风险和治疗策略,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慢性心力衰竭“新四联”药物标准方案,是治疗心衰的基石 ,药物依普利酮能够精准抑制盐皮质激素受体活化,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发表评论